非遗传承人群

  •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 广州市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

  • 广州市绣赟苑工艺品有限公司

  • 广州梁秀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

  •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品绣轩刺绣工艺加工厂

  • 陆柳卿广绣工作室

  • 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

  •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小茹裙褂设计室

  • 顺德岭南粤绣研究所

  • 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是一间以广绣绣画为主导产品的专业性生产企业。自1955年5月创建以来,广绣艺人以精湛的手工技艺,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富有传统艺术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广绣绣画,享誉中外,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选作礼品馈赠国际国内贵宾来宾。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许炽光

许炽光,男,1932年11月出生。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7岁起跟随父亲学习刺绣技艺。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有所创新。善于将其他绣种针法和表现技艺运用到广绣中去,创造新的针法和表现手法。在从事刺绣业50多年里,指导并参与创作了一批享誉中外的广绣艺术精品。相关资料以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名义汇编成书出版,被同行誉为“对针法颇有研究”的艺人。热心带徒授艺,技术培训达200多人次。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梁桂开

梁桂开,女,1945年11月出生。6岁随母亲学习广绣的基本刺绣技艺。在从事广绣刺绣的40多年里,技术精益求精,刺绣技艺精湛、娴熟、全面,并学习和掌握了苏绣的针法和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刺绣工作中去,有所创新。参与刺绣的肖像画《麦贤得》,把以往采用的黑白色线改为由黑到白的七个色阶绒线,施以丝针、辅助针,使画面庄严而不呆板,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在红棉花瓣向光的部位用与其色阶反差较大的浅白颜色的丝绒,配合“撕针”、“渗针”、“撒插针”绣出高光,更具立体的质感效果。2003年返回广州绣品工艺厂带徒授艺,继续刺绣。她参与的绣画屡获殊荣。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伍洁仪

伍洁仪,女,1955年2月出生。自幼随家人学习广绣,1997年起,在广州绣品工艺厂从事刺绣工作,先后师从许炽光、梁桂开等广绣著名刺绣艺人。在熟练运用广绣技艺的基础上,将苏绣、湘绣技艺融会贯通于广绣。善于创新针法和表现手法,在绣禽鸟眼睛、绣鸭时运用创新技法均获成功。通过对传统针法的改良创新,与其他广绣艺人一道完成了巨幅绣画《夏日海风》,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广州市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由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老师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任总设计,所创作的广绣题材拥有完全自主版权、具有可操作性、适合演绎刺绣之美并迎合市场审美需求。本公司以原创为主导,致力于刺绣技艺传承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

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陈少芳

陈少芳,女,1937年11月出生。从事广绣艺术研究数十年,领会颇深,感情浓厚,于90年代成立广绣艺术研究所,旨在抢救、保护、创新、发展广绣艺术,并以“现代陈氏广绣”的新面目立于我国四大名绣之列。70年代在作品中保存了“钉金包针绣”、“二鳞企针”等传统针法及“水浸鱼,鱼浸水”的技艺。1985年为改变陈旧的师徒传承方法,编写了《广绣》一书作为计划性的培训教材。2007年荣获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 谭展鹏

谭展鹏,男,1963年6月出生。自幼随母陈少芳学习广绣,八十年代初从事服装广绣设计,1984年起,与陈少芳等家人共同组建抢救性质的广绣小组,后建立广绣艺术研究所、荔宝坊工艺店、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为广绣建立了宣传、培训、研究平台。在继承传统广绣技艺基础上,注重从刺绣的本体语言出发进行广绣设计,形成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所创作的广绣题材拥有完全自主版权、具有可操作性、适合演绎刺绣之美并迎合市场审美需求,使广绣的艺术效果得到提升。

广州梁秀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

广州梁秀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是广州市非遗保护单位。公司致力于传承发展广绣,创立“梁秀玲广绣”“南粤广绣”品牌,先后被评为“广州十大手信生产企业”“广州乞巧文化传承基地”。梁秀玲刺绣艺术馆长期对外开放,集展览、广绣培训、旅游、游学、设计定制、会所家居软装、销售为一体。

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 梁秀玲

梁秀玲,女,1974年1月出生。自幼随母学习刺绣,1990年起专职从事刺绣工作。在传承广绣传统针法的同时,融合四大名绣各种活泼多变针法,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色线表达不同题材,风格鲜明。所绣的精细作品,力求图案轮廓生动到位、明暗变化色彩到位、细洁光滑密度到位、针法活泼、图案造型逼真。绣制作品题材广泛,包括花鸟、动物、风景以及人物等,获得国家及省、市级金银铜奖几十项。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品绣轩刺绣工艺加工厂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品绣轩刺绣工艺加工厂,是为重现昔日北亭花社风采,弘扬和发展广绣文化而于2016年成立。作为广绣传承基地,公司积极开设广绣培训班招收徒弟,并开展广绣销售、展览和学校推广等业务。

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 梁雪珍

梁雪珍,女,1950年10月出生。1962年跟随家中长辈梁洁珍学刺绣。2012年起多次去广州绣品厂与许炽光大师学习交流广绣技法。她能熟练掌握色线的搭配,通过撕针、捆针、渗针等刺绣针法做出立体感强的花色渐变效果;又如绣动物的眼睛和嘴巴,她自创了一套特别的针法,从而做出逼真的效果。作品《荷趣》、《和谐幸福》、《红叶秋禽》分别获得前三届“中国·金艺奖”国际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金奖。2014年6月,作品《荔香》在首届珠三角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上,荣获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评比金奖。

陆柳卿广绣工作室

陆柳卿广绣工作室,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员单位、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单位、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广州老字号协会会员单位、广州十大手信生产企业。省级传承人陆柳卿充分利用此阵地,招收和培养了众多技艺出色的绣工,使广绣技艺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陆柳卿

陆柳卿 女,汉族,1945年生,第三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7岁开始学习广绣,1958到黄埔刺绣社参加工作,师从著名大师龚平,是广州市黄埔地区刺绣工艺造诣资深艺人。陆柳卿技艺独到,工底深厚。人物、山水、花鸟都能用针法准确表达出来,尤其擅长花鸟,绣出的花鸟形态逼真。1965年受研究所指派远赴苏州参加广绣和苏绣的传统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从中获益良多,能把两地的技艺针法合二为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有:《百鸟朝凤》、《波罗全图》等。

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

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前身为广州市状元坊戏服厂,是一间建于民国初期、拥有悠久历史的刺绣戏剧服装专业生产公司。公司保留前店后坊,传承岭南特色手工艺戏服制作,以设计、制作传统的刺绣戏服为主,并承接制作高品质的舞台演出服饰、高端旗袍、唐装、神功用品、醒狮及龙船用品等。

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 董惠兰

董惠兰,女,1961年9月出生。自幼成长于状元坊,1980年进入状元坊戏服社当学徒,在谭权、谭暖、朱开、欧培、杨丽琼、麦登、梁翠、许苏、庞成、黄庆秋等老艺人的教导下,学习精研戏服制作的各种工艺。既传承明代式样戏服制作传统,又有自己的创新实践。曾设计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的演出戏服、新加坡妆艺大游行表演服饰等。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小茹裙褂设计室

广州市花都区小茹裙褂设计室,是广州市非遗保护单位。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持“传统服饰·时尚演绎”的宗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是小茹裙褂始终如一的信念。设计室主要从事原创设计、量身订造钉金绣龙凤裙褂和旗袍。剌绣品种有:珠绣、五彩绒绣、金银线手绣。

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 唐志茹

唐志茹,女,1980年9月出生。自幼跟随父母唐景松、邓群兴及其他绣娘在广州海珠区学习广绣与龙凤裙褂制作。技术上改良了所用的材料,更加健康环保,并使龙凤褂成衣保存时间更长;款式上由以前宽大的平直款式改良成时兴的修身款式;还将钉金绣技艺移用到其他领域,如挂画、旗袍、头饰等。2015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她与丈夫邓启荣合作的作品《褂皇》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广州市绣赟苑工艺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绣赟苑工艺品有限公司,为原番禺广绣艺术研究所,由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老师及谭展彬先生任总设计,本公司以原创为主导,致力于刺绣技艺传承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

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陈少芳

陈少芳,女,1937年11月出生。从事广绣艺术研究数十年,领会颇深,感情浓厚,于90年代成立广绣艺术研究所,旨在抢救、保护、创新、发展广绣艺术,并以“现代陈氏广绣”的新面目立于我国四大名绣之列。70年代在作品中保存了“钉金包针绣”、“二鳞企针”等传统针法及“水浸鱼,鱼浸水”的技艺。1985年为改变陈旧的师徒传承方法,编写了《广绣》一书作为计划性的培训教材。2007年荣获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顺德岭南粤绣研究所

顺德岭南粤绣研究所从事粤绣出口和广绣艺术品生产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多项创新品种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及夫人们所穿“新中装”上的刺绣图案正来自于岭南粤绣研究所。

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原名佛山市顺德刺绣工艺总厂,50多年来一直专业从事广绣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双面实用绣品。在最近15年,富德公司一直是广东最大的广绣企业,先后被省文化厅认定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阮贤娥

阮贤娥,女,1956年生,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至今,任职于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原名顺德刺绣总厂),30多年来,常年对企业本部学员及来自临海、卢龙、双峰等共30多个县有关单位送培的累计近500名学员进行实用广绣技艺培训,还多次到江西、河南、湖南等地对分厂绣工进行技术指导、推动广绣实用双面绣技艺的普及。制作并监督制作超过1000款广绣产品实样,并整理制作实样的技术资料及数据;多次到各展会、活动中进行广绣实用双面绣技艺展示。1983年,作为技术人员参加了刺绣总厂在广东省经委支持下成立的“广东省刺绣研究所”,并参与了广东省第一套“实物与文字相对照”的《广绣针法汇编》的制作。


顺德区广绣代表性传承人 - 龙海华

龙海华,女,1972年生,顺德区广绣代表性传承人,1992年至今, 任职于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原名顺德刺绣总厂),20多年来常年制作各式广绣实用品样品,如广绣大披肩、广绣长巾、广绣靠垫、广绣旗袍等,任职期间,作为广绣实用绣培训老师被派往云南、湖北、四川、广西、湖南等地的9家广绣分厂,对1万多名学员直接进行培训,并在培训中推动广绣实用双面绣技艺的全面普及。

组织机构 / Organization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州市文化馆

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传承人群:

  •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 花都区新华小茹裙褂设计室

  • 广州梁秀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

  • 广州市绣赟苑工艺品有限公司

  • 陆柳卿广绣工作室

  • 广州状元坊戏服厂

  • 番禺新造广绣社

  • 广州市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

  • 顺德粤绣研究所

设计支持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汀南高级定制

  • 特邀设计师工作室

网站技术:

  • 设计原创网

互联网电商平台:

  • 文木电商

学术支持:

  •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法务支持:

  • 北京市立方(广州)律师事务所

博物馆:

  • 广东省博物馆

  •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 广州博物馆

  • 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

  • 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

图书馆:

  • 广州图书馆

  •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文化馆站:

  • 广州市文化馆(广府文化、花城主题)

  • 黄埔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波罗诞)

  • 南沙区文化馆(天后诞、麒麟文化)

  • 花都区狮岭镇社会服务中心(盘古王诞)

行业组织:

  • 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

  • 广东省皮具创意文化协会

  • 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 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广州符号系列: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

  • 越秀地产

  •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其它企业:

  •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法务支持:北京市立方(广州)律师事务所

宣传推广团队:广州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

  • 主办单位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

  • 承办单位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州市文化馆

    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

  • 协办单位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支持单位

    传承人群(生产企业、传承人团体等):

    •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 花都区新华小茹裙褂设计室

    • 广州梁秀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

    • 广州市绣赟苑工艺品有限公司

    • 陆柳卿广绣工作室

    • 广州状元坊戏服厂

    • 番禺新造广绣社

    • 广州市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

    • 顺德粤绣研究所

    设计支持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汀南高级定制

    • 特邀设计师工作室

    网站技术:

    • 设计原创网

    互联网电商平台:

    • 文木电商

    学术支持:

    •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法务支持:

    • 北京市立方(广州)律师事务所